1983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杯竞走比赛中,徐永久惊艳亮相,夺得女子个人冠军,并与队友组队夺得团体第一名。这极大震撼了当时的国际体坛,徐永久也成为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她曾经是一名业余中长跑运动员,实在令人震惊。
徐永久是大连锦州人。说起这个地方,很多人应该都知道,锦州是大连历史文化的根源,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西汉在辽东设立大石郡,是锦州历史上第一个郡县。这里对外开放基础雄厚,有“中国第一开发区”之称。值得一提的是,锦州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被誉为体育之乡、体育冠军摇篮。
徐永久出生的时候,家里的处境就很艰苦。这种艰苦的处境在他夺冠之后依然还在继续。兄弟姐妹四个挤在三间小屋子里,房屋年久失修,年迈的父母也身患疾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徐永久从小就知道要吃苦耐劳。从小在山间田野里奔跑玩耍,不仅让他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他拼搏、好胜的精神。
她曾是一名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身高1.64米,体重50公斤。18岁那年,她入选省田径队,在王奎教练的指导下专攻竞走。正是这位年轻的运动员,以势不可挡的冲劲,把世界纪录保持者和世界冠军远远甩在身后,创造了世界最好成绩,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夺得世界冠军的田径运动员。
我们知道竞走运动需要运动员有很强的耐力和有效的行走方法。徐永久是个执着的人,即使身体有病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她也总是一丝不苟地刻苦训练。女子竞走直到1981年才被列入全国比赛,当时我省只有一支男队。为了尝试一下,省体育学院让中长跑队七八名女队员学习竞走,徐永久就是其中之一。
回忆起这段经历,她说:“当时我已经取得了全国中长跑队的第七名,当时全国还没有女子竞走,很多人不理解,背地里骂我们是笨鸭子,我总是红着脸,低着头,一路走,没想到这一走就造就了一位世界冠军。”没错,1981年在上海,她以26分24秒9的成绩创造了女子5公里竞走的第一个硬性纪录,当年她又把纪录提高到了24分。
1983年,她以49分4秒的成绩,夺得第五届全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同年,她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三届世界杯竞走比赛。作为中国队的主力队员,她和同伴们捧得了女子10公里竞走团体赛的明珠——“艾斯博文杯”,并以43分13秒4的成绩,夺得个人赛第一名,创下了当年的世界最好成绩。这也使她成为国际体坛的早期候选人。
1984年5月,她以21分41秒的成绩创造了女子5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1987年参加完世界杯后,徐永久因伤准备退役,但当时七运会即将举行,为了保证辽宁女子竞走的荣誉,她无条件参加了七运会,并与队友陈月玲包揽了前两名,双双打破了竞走世界纪录。这也是七运会田径赛场上唯一被打破的世界纪录。
1985年,她在全国春季马拉松、竞走比赛中,以44分45秒的成绩打破了女子10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同年,她又为中国队夺得第四届世界杯竞走比赛女子1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这位体重只有50公斤的竞走运动员,三次夺得世界冠军,八次打破和创造世界最好成绩。
1987年底,徐永久因伤退役,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大连市体育局从事管理工作,二是留在竞走队当教练。她知道竞走的艰辛、执教的重担,但她还是毅然选择了竞走,因为她知道,自己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国家的培养、领导的支持、教练的悉心指导。
所以她想回报祖国,每天凌晨四点带队训练,晚上七点才能回家。回到家,她吃不下饭,就到宿舍去查看队员们休息的情况。很多人对她的辛苦感到不解,说“队员们都努力了,教练怎么能也努力呢?”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全心全意去做,作为组织的一员,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正是在她的努力下,她才成功培养出一名冠军,她的脚步,正如她冲刺世界锦标赛的宣言。“我是我国第一批女子竞走运动员,我决心在国际竞走大赛上与世界强手同场竞技,让我祖国的五星红旗在世界田径赛场上高高升起。”徐永久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她成为中国竞走赛场上的第一人,为中国竞走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她那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为祖国荣誉而奋斗的爱国热情,将永远激励人们奋勇前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dxbjj.com/html/tiyuwenda/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