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举重冠军龙清泉、项艳梅,世界男子举重冠军陈楚富、陈桂明,屡破世界纪录的亚运会冠军龙宇岭、罗宏伟,全国冠军罗丽琴、张炜、孙伟、龙小琴、曾涛……这些中国体育界的知名明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出身于古丈县宇岭举重体校。他们优异的成绩,让这个只有14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获得了“举重之乡”的美誉。
近日,记者来到古丈县玉玲举重学校,听古丈县教体局人员讲述古丈举重运动的发展故事。
山里冒出一位举重冠军
古丈县毓玲举重体校前身为古丈县业余体校,成立于1987年,体校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举重项目,学校的荣誉墙上记载着耀眼的成绩:区级以上比赛金牌398枚,其中国际比赛金牌32枚,国家级奖牌20枚,省级奖牌74枚。
“光环的背后,凝聚着三四代体育人的心血和汗水。”该校校长曾文清说。
“地上没有屋顶,地下也没有土地。”从学校创办之初就在学校工作的曾文清回忆,当时学校缺乏训练杆、杠铃等专业器材,一个简易的棚子就是训练场地,一下雨,地面就成了河。尽管条件艰苦,但学校没有放松对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培养出了湘西第一位世界冠军——陈楚富。
一个来自深山老林的苗族男子,能走到举重项目的巅峰,极大地鼓舞了古丈人发展体育的信心。“在古丈,从县领导到普通百姓,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曾文清感慨地说。
早在1994年,古丈就把业余运动员生活补助、报名经费、比赛经费、科研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每年达35万元。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古丈县优先满足体校教学需要,学校教职工由最初的1人增加到目前的12人。古丈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听取体育工作汇报,把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县教体局目标管理考核。
2010年,古丈县与常德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后,首批落地的民生项目之一就是“德润体育中心”,10年来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了标准塑胶田径场、举重训练室、运动员宿舍、学生食堂、卫生间等基础设施。
有了政策、资金、师资、场地、设备等多方面、立体的保障,古丈的竞技举重之路变得更加顺利。
本土教练的崛起
深蹲、抓杠、俯卧撑、起立……11月7日下午4点半,毓玲举重体校训练馆内,一群9至12岁的运动员正在反复练习举重相关动作。训练馆的墙上,挂着一张运动员们成绩的进度表。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没有成绩就没有出路。”教练杨辉说,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提升教练员专业水平、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先进性是当务之急。
为此,古丈县想尽一切办法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经申请、协调,2013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体局聘请国家高级举重教练甘志岳担任玉岭举重体校顾问,负责指导古丈举重训练。2017年,该县引进世界举重冠军陈楚富夫妇回乡任教……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教练们从未停止学习。
该校教练张美芳原本是田径顶级教练,2013年体校训练方案调整后,她转行做举重教练,在甘志跃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钻研书籍资料,撰写训练笔记,很快练就一手好牌。她所在的队员张心怡学习举重两年,夺得2019年湖南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35公斤级冠军,目前正积极备战下届省运会。
学校5名专职教练员每年外出半个多月的时间,到全国各地和全省的教练员培训班学习专业知识,今年他们的足迹遍布天津、南京、安徽等地。
古丈县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陆开胜表示,未来古丈将进一步引进、培养本土启蒙教练员,不断探索、完善培养后备人才的科学训练方法,努力确保古丈举重运动长期繁荣。
不同的成长路径
▲2019年7月,孩子们备战湖南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
2018年9月8日,是省十三运会举重比赛的第一天。古丈籍运动员龙春华在女子40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夺得金牌,并因出色的表现被选入省举重中心。资料显示,2018年,学校为省举重中心输送了6名后备人才。
“一定年龄段的学生入选省队后,我们会从梯队建设的角度考虑及时补充新生。”曾文清说。
为了发掘优秀的运动人才,教练们深入每一所小学招收学生,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特点、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6岁女孩黄可小学时入选举重队,训练了一两年,成绩平平。看到手上起泡的她,一度想放弃。但在父母和教练的劝说下,她坚持了下来。2018年,黄可夺得省运会金牌。如今,她在省队刻苦训练,朝着“进军奥运”的目标努力。
“来体校的孩子90%都有好未来。”曾文清解释,一些孩子经过运动训练后,会去大学深造,有的甚至可能成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成绩属于过去,发展永无止境。”卢开胜表示,在未来的征程中,古樟将继续脚踏实地、扬帆起重、砥砺前行,续写起重界的传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dxbjj.com/html/tiyuwenda/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