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2组冠军赛,沈阳文艺学校二队对阵深圳桑迪斯普林斯外国语学校。
比赛最后30秒,双方打平。篮球传到了进攻方核心球员手中。他看了一眼计时器,试探性迈开一步,佯装突破,突然交叉步接应后撤步,瞬间拉开空间。随即,他抬手投篮,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砸入篮网……
当这样的NBA巨星在最后时刻“准夺冠”的剧本在7月底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全国总决赛(以下简称:NYBO总决赛)U6年龄组比赛中“重演”时,6岁小朋友的对抗性比赛又增添了一抹可爱的热血。
“现在孩子们的篮球水平确实越来越好了,关键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深圳体育学院室内球场看到这一幕,广东男篮主教练杜锋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们真的非常幸福。”
在NYBO总决赛中,6岁和8岁的球员已经展现出成熟的技术和团队理念。
自2017年下半年姚明重新启动闲置了近60年的“小小篮球计划”以来,这个针对14岁以下青少年的篮球项目如今即将“满两周岁”。
这两年,见证了中国青少年比赛的崛起,从报名不满,到供大于求;当然,也暴露出了中国草根篮球的问题,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甚至家长的求胜欲望压倒了孩子对篮球单纯的热爱……
不过,正如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宋晓波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变化。”
6岁组比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男女同场竞技,女孩的竞技水平往往不比男孩差。
从“越过篮筐”投篮到变向、旋转和后撤步投篮
7月底,本赛季NYBO总决赛期间,深圳恰逢今年第一场台风,室外天气时晴时雨,狂风大作,但深圳体育学院室内篮球馆内气氛却热火朝天。
球员的呐喊声、裁判的哨声、家长的加油声、球鞋与地板摩擦的吱吱声和篮球撞击篮筐的“声响”全部交织在一起,完全掩盖了强风和大雨“击打”体育场窗户发出的嘎嘎声。
U10组冠军广州祥德少年队、亚军成都市金沙小学、季军江苏遂宁CBA城浦队。
6天时间,110支球队进行了近500场比赛,这群孩子拼搏、专注,在U6至U14五个组的比赛中争夺冠军。
“天哪,这也太夸张了。”“这真的是小孩子玩的游戏吗?”“这盘球技术真好。”“这么可爱的孩子,打球要多努力啊?”……一天的时间里,这样的赞叹声总是出现在场边志愿者们的谈吐中,而他们赞叹的“主角”就是球场上那些不满10岁的孩子。
身前交叉运球、背后运球变向、转身,甚至胯下运球“拜佛”,再加上标准的欧式跨步上篮和后撤步跳投……这些过去只出现在14岁以上比赛中使用的交叉跨步动作,如今已是U6、U8赛场上司空见惯。
尤其是有一个叫莫锦阳的6岁小子,他的运球熟练程度丝毫不逊于职业球员,每当他在场上做出精彩的变向、后撤步跳投时,场边便会传来阵阵惊呼声。身披30号球衣的他也被兄弟姐妹们称为“小库里”。
“他带球确实很漂亮,赛后很多人都跟他合影,其实他在短视频平台早就是小网红了。”一名工作人员正和澎湃新闻记者聊起莫进,杨诗一脸小迷妹的模样。
这次总决赛舞台,其实还有很多像莫锦阳一样,打篮球越来越成熟的孩子。
“小小篮球”在提倡基本功练习的同时,输赢并不是最终目的,它更强调的是通过篮球运动学会积极的生活。
两年时间,孩子们对“小篮球”的适应程度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期。最直接的对比是,一年多前,“小篮球”比赛刚来到上海时,很多初次接触“小篮球”的孩子还相当生涩,要么带球出边线,要么用力过猛,直接把球抛过篮板上沿,飞出底线或边线。
那时,孩子们还不习惯小篮球,曾领教过美国、欧洲草根篮球氛围的前天津队球员尚平坚定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篮球对于培养孩子的基本功、技巧、意识肯定是有帮助的”。
现在,这一优势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他们都打得很好,但还是要注意不要太拼命,毕竟现阶段快乐才是主旋律。”在和澎湃新闻记者聊到这群孩子时,就连杜锋也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他们还小,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看到他们摔倒,就希望教练、裁判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青少年篮球市场已启动,但好赛事还不够
当时,与杜锋一起在场边观赛的嘉宾中,除了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的妻子叶莉和女儿艾米外,还有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宋晓波。
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主任宋晓波致辞。
当各年龄组冠军尘埃落定,宋晓波也忍不住走上球场,这位阔别赛场许久的国家女篮前队长,与几位身高相差近1米的小朋友上演“斗牛”,身后的篮筐高度几乎比她的身高高出一点点,这种强烈的违和感也引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我一直说,给孩子们组织比赛很重要,因为如果只是让他们练球,他们的兴趣不会持续很久,但如果他们参加比赛,他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包括赢球的成就感,输球的成就感,责任感。”
宋晓波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强调,小型篮球赛对于“10岁以下”阶段的孩子的教育意义,“篮球运动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只要你参与其中,不仅会身体健康,还会有团队合作精神。”
近两年,作为“小小篮球计划”主推广部负责人,宋晓波感受到了青少年篮球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市场行情和前景都很好。”
以国内覆盖面最广的“小篮球”赛事NYBO为例,数据的变化显而易见:2017-2018赛季,该赛事仅有21个赛区,参赛球员近1万人,而全国总决赛则有67支球队参赛,参赛人数超过800人;到了2018-2019赛季,赛事扩大到41个赛区,参赛球员超过2万人,全国总决赛有110支球队参赛,参赛球员超过1200人。
即便数据快速增长,宋晓波在实地考察二三线城市“小篮球”开展情况后,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赛事数量,“现在赛事还是太少,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基本上没什么比赛。”
事实上,在“小小篮球计划”启动一年多的时候,姚明主席就提出过类似的担忧,“最大的问题是比赛不够多,不管是职业体校体系、俱乐部体系还是校园篮球,都没有足够的赛事来支撑这么庞大的人才体系。”
目前篮协特别是青委会开始考虑建立“小篮球”的体系,“下一阶段我们也需要一个完整的赛事体系,这需要时间和过程,现在只是开始,但重心还是要我们坚持下去。”
亟待解决的问题:教练、裁判水平和家长素质
宋晓波提到的“坚持”,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有中国篮协对于“以青少年篮球带教育”的坚持,还有如何让孩子们继续打球的热情,以及各项赛事主办方对坚持办赛的预估力度和决心。
“我们还处于投入和培育阶段,活动的规模比我们预想的还小一些,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创始人、NYBO组委会主任陆浩发表致辞。
当被问及第二赛季NYBO联赛的运营情况时,赛事发起人陆昊巧妙回应:“正式比赛是一个市场行为,如果你不赚钱,那你的管理团队就不可能很强,自然你的产品就不可能越来越好。”
据陆昊介绍,目前申请举办NYBO的城市其实有很多,甚至超过100个,但对“小篮球”感兴趣、愿意合作的商业资本仍然“进进出出”。
“很多合伙人最初是因为热爱篮球而加入的,但如果他们在这个游戏中没有盈利,或者他们投入的资源不能得到回报,那么他们还是会选择退出。”
当然,商业资本对“小篮球”的浓浓兴趣不代表它没有吸引力,单单从各大视频平台的直播、NYBO决赛阶段观众爆满的场面就能看出这项赛事的独特魅力。
不过,仅开展两年的“小小篮球计划”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篮球发展论坛,从左至右:方大川、林晓勇、毕忠春、宋晓波、戴毅新、张庆。
总决赛前一天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篮球发展论坛上,福建省篮协主席方大川利用自己在省内的调研成果,分析了目前青少年篮球市场比较突出的问题,“到今年,福建省的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有1万家,如果一个家庭有20个学生,那么福建打篮球的青少年至少有200万。”
那么,培养这两百万篮球小将的教练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方大川很直接地说,“教练的质量、水平、教学大纲都是良莠不齐,整个市场还是比较混乱的。”
宋晓波也深刻认识到,这种“乱象”不仅存在于教练圈,也存在于裁判圈,“因为6岁、8岁、10岁比赛,规则都会有不同调整、变化。对于裁判来说,这就是难点,有时候就会出问题。”
此外,家长们的求胜心、得失心也是主办方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孩子和父母一起打篮球,但比赛结束后,父母有时比孩子更在乎结果,比如输了父母不开心,就会骂人,甚至打架。”宋晓波告诉澎湃新闻,这是下一阶段“小篮球计划”要重点改进的问题。
“小篮球”计划才实施两年,各种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
只要“做一名体育人”这个方向不变,或许未来10年,姚明那句话真的能成真,“小篮球有一个大梦想,也许有一天,你可能不会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但我相信篮球。我们一定会和你一起度过美好的童年,至少,这是我们的大梦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dxbjj.com/html/tiyuwenda/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