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80 后小伙从中国郑州骑摩托车 27 天到圣彼得堡看世界杯

    6月15日,两个80后小伙子闫超杰和KEN骑着摩托车从中国郑州出发,经过1.5万公里、27天的漫长旅程,终于在俄罗斯时间7月10日凌晨抵达圣彼得堡,观看了人生中第一场世界杯比赛。

    闫超杰(左)和KEN(右)骑摩托车从郑州到圣彼得堡,历时27天,终于看完了世界杯。记者林本建摄

    这场“疯狂”是一份 30 岁生日礼物

    俄罗斯时间7月10日午夜,一声震耳欲聋的摩托车轰鸣打破了涅瓦大街的宁静。颜超杰和KEN留着一脸胡须、满脸灰尘的车子驶向圣彼得堡。记者被他们的出现惊呆了,在圣彼得堡街头看到骑摩托车的中国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当被问及这次骑行的初衷时,闫超杰认真地说:“这是我送给自己30岁生日的礼物,做人要疯狂,如果错过这次世界杯,就得等4年。”闫超杰两个月前就有了这个想法,那时他连护照都没有,很少出远门,也不会骑摩托车。

    摩托车世界杯_小摩托 世界杯_世界摩托车比赛实况

    与闫超杰这个“骑行菜鸟”不同,他的同伴KEN是一名资深骑行者。10年来,他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去过阿尔金山、可可西里、羌塘无人区、东南亚等地。为了这次旅行,闫超杰买了一辆摩托车,向KEN学骑,以至于亲戚朋友都认为他“疯了”。

    两人在网上联系了一些有骑行经验的网友,借鉴他们的经验,定制路线、办理签证、打包行李……“这些准备其实都挺好的,最大的准备其实是心理建设,从最初的兴奋、紧张,到路上的惊喜,各种情绪一直伴随着我。”闫超杰说。不过,到达第一站的时候,各种情绪都平复了下来,剩下的只有前行的信念。6月15日,两人从郑州出发,一路开车到了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在当地等待了3天之后,签证终于寄到了他们手中。6月22日凌晨,两人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

    每天骑行800公里,两次差点骨折

    尽管他们早有心理准备,但进入俄罗斯后遇到的困难还是让他们措手不及。

    “我们原本计划每天骑行800公里,但俄罗斯没有封闭的高速公路,国道都是双车道,路况差,弯道多,堵车现象很常见。有时我们只能慢慢跟着前面的车,等对面车过去,能见度好的时候才敢超车。”KEN说,在俄罗斯骑行同样的距离,需要的时间是在中国时间的两倍。

    摩托车世界杯_小摩托 世界杯_世界摩托车比赛实况

    每天,两人都是清晨早起出发,晚上寻找酒店或民宿住宿​​。在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有时跑了一整天都找不到住处,只好就地搭起帐篷,露宿街头。人能坚持这种长途旅行,但重载骑行会让车辆开始出现轮胎慢慢漏气、不适应当地气候等各种问题。

    尽管他一直很小心,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骑行到乌兰乌德时,闫超杰中午困了,拐弯时没能拐过去,摩托车继续前行,他却摔了下来。“摔到地上后,我感觉腿可能要断了。”

    带队的肯没有看到同伴翻车。“我跑了半个小时,一个卡车司机对我按喇叭,并做了翻车的手势。我以为是一场灾难,就掉头回去找他。”

    Ken说,事故导致摩托车刹车损坏、车把弯曲,幸好到小城市的医院检查后,闫超杰的腿没有骨折。

    没过多久,闫超杰又经历了第二次翻车。摩托车装载了大量物资,他在骑行过程中,边箱突然脱落,失去了平衡,他和摩托车一起冲进了路边的水沟里,骑行服、头盔上布满了划痕。

    世界摩托车比赛实况_摩托车世界杯_小摩托 世界杯

    终于抵达喀山,机票已过期10天

    一路上的尴尬时刻数不胜数,虽然有导航,但有些地方网络信号很差,时断时续。有一次,我们两个人一直跑,直到迷了路,眼前是一片汪洋,不得不经过600多公里的荒路。还有一次,骑了600多公里后,发现护照放在之前住的酒店,只好雇当地人开车回去取。在西伯利亚的一些地区,只要停下来,吸血虫就会钻进头盔里,一拍,满脸都是血。露营时,我们差点被咬得虚脱。骑行途中一路下雨,衣服湿了又干,又湿……

    “不过,穿越西伯利亚的时候,风景很美,空气很好。最重要的是,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总有热心人来帮助我们,这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两人说。

    出发前,两人在网上购买了6月27日在喀山举行的德国与韩国比赛的门票。没想到,一路上问题重重,耗费的时间也比他们预想的要长得多。直到7月6日,他们才抵达喀山,街头到处都是穿着黄色球衣的巴西球迷在迎接他们。这一天,已经是巴西与比利时的1/4决赛,距离德国与韩国的比赛已经过去了10天。

    抵达圣彼得堡后,两人以15600元的价格从黄牛手中买到了两张票面价值不足1万元的半决赛门票。“虽然是临时赶到的,但总算圆了现场看世界杯的梦想。”

    看完世界杯半决赛的第二天,两人又出发了,准备去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捷克、奥地利……从意大利坐轮渡到希腊,再坐轮渡到土耳其,再沿西亚、中亚回到中国。“回到郑州可能要10月份了”,说着,马达轰鸣,两人又上路了。

    金羊网特约记者 林本建(圣彼得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dxbjj.com/html/tiyuwenda/1008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