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记住今天,你为了这一天已经等了13年了。 不管此刻他是否成功,现在坐在这里的人都是奥运冠军。 我要记住这一幕,这是我一生中迄今为止最盛大的一幕。
——2016年里约残奥会奥运冠军谭玉娇
他13岁时,湘潭市残联正在进行运动员选拔。 湘潭市体校原举重教练彭向荣一眼就看中了年轻而倔强的谭玉娇。 他走到她身边,问她:“姑娘,你想练举重吗?” ?”
“什么是举重?” 自从7岁因急性骨髓炎右腿致残后,谭玉娇就一直没有接触过任何运动。 女孩渴望不被嘲笑,不再感到自卑。 至少,她这一生,有一件事,注定会失去她的半条命。 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她对教练说:“我不知道举重是什么,但我想尝试一下。”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谭玉娇夺得女子举重67公斤级金牌,打破世界纪录。图片本人提供
伦敦,银牌和对手
见到记者当天,谭玉娇化了淡妆,涂了玫红色口红。 她的上半身非常强壮。 如果她握紧拳头,用点力,她的大手臂立刻就会“吹出”两个袋子。
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谭玉娇22岁。 她是中国残奥举重队最年轻的队员,也是最有希望夺得女子67.5公斤级举重金牌的种子运动员。 高手如此之多,她需要在比赛中至少举起147公斤,才能压制并超越实力强劲的法国选手加佐瓦尼·索哈,实现金牌梦想。
每个举重运动员可以承受的最大重量可以根据身体素质和日常训练状况计算出来。 按照谭玉娇的训练,举起147公斤追平世界纪录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国家残奥举重队主教练李维普却直言,“按照她的力量,最多能举起155公斤”。
备战奥运的强化训练是每天早上3个小时。 重量一点点增加,左肩的旧伤也开始隐隐作痛。 谭玉娇不断咬牙坚持,希望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是一个比较努力的运动员,疼痛是家常便饭。而且,没有哪个运动员是没有疼痛的。” 她忍了,也忍了。 即使晚上睡不着,她也没有再说一句话,第二天照常去训练。
“这是侥幸,我只是希望当我举起杠铃时,我的肩膀没事,我能扛起一切。” 谭玉娇是湖南姑娘,但她说话大方、大胆,坚定的语气透露出她的求胜心。 她躺在举重床上,握住杠铃,抬起腰部,用力抬起身体。 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肌肉撕裂的疼痛和之前的疼痛完全不一样。” 谭玉娇下意识地想:“完了!”
队医给出的诊断是左肩严重拉伤,建议暂时停止训练。 恢复正常的时间尚未确定。 距离她第一次参加残奥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谭玉娇必须保持很高的竞技水平才能击败对手。 现实是,她因伤病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几乎没有办法撼动祖瓦尼·苏哈在球场上的地位。
谭玉娇正在训练。图片由本人提供
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接下来的时间里,谭玉娇的治疗非常积极,针灸、拔罐、吃药,还有煮姜、醋、盐水热敷。 她希望情况一天天好起来,但训练中还是这样。 她每天都在过山车般的心理焦虑中经历着希望和失望。 她的内心波涛汹涌,却又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的绝望。 当你崩溃的时候,回到自己的房间,大声哭泣,擦干眼泪,以免别人看到你。
李维璞教练非常理解她。
自2009年谭玉娇进入国家队以来,李维璞一直担任她的主教练。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谭玉娇,“我很喜欢她的性格,像个男孩,开朗,有性格。没有个性的运动员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 谭玉娇将这种性格解释为湖南性格:“能吃苦,能忍耐,能烦人,能霸道”。
就在谭玉娇陷入低谷时,教练李维璞出手相救。
正常训练日,他与谭玉娇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交谈。 “要知道,即使以你受伤后目前的成绩,你在伦敦残奥会上还是有很大机会获得银牌的。你才22岁,这是你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如果你想一想,有些人们练习了很多年,你可能没有机会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但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你仍然有机会获得奥运会银牌,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他说的是真的。 他对症下药,立即解除了谭玉娇的委屈和遗憾。 “听了他这句话,我想我应该可以接受银牌了。伤病不是我能控制的,但我真的尽力了,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结局。” 于是在伦敦残奥会女子举重67.5公斤级比赛中,谭玉娇从容不敌强劲对手祖瓦尼·苏哈,以139公斤获得银牌。
谭玉娇的球风非常强硬。 尽管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获胜,但在比赛的最后一举,她和教练李维普一致决定改变战术,将重量增加到祖瓦尼·苏哈保持的147公斤。 不管她举不举,他们都会强迫她举。 ,打破了她的世界纪录。 “我想让她看到我身上的可能性,并告诉她,这个中国运动员一点也不差。”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谭玉娇夺得女子举重67公斤级金牌,打破世界纪录。图片本人提供
里约奥运会、金牌和世界纪录
2012年后,谭玉娇的运动生涯一帆风顺,不断夺得金牌、创造新纪录。 四年后,她迎来了第二次奥运会。
伦敦赛后,法国选手祖瓦尼·苏哈(Zuwani Souha)提升了一个重量级。 里约之战,谭玉娇的表现在同重量级选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她最大的对手只有她自己。
四年前受伤的心理阴影一直延续至今。 在备战的过程中,谭玉娇小心翼翼,特别害怕再犯同样的错误。 她设定的目标是“打破”她的世界纪录,而不是“保持它”。 于是,她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与自己较量的过程。
“在奥运会上,我们都说要赢得奥运金牌,没有人谈论世界纪录。” 队友安慰她:“别勉强自己。” 谭玉娇却不这么认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水平有多高,而是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当情绪和压力不堪重负时,谭玉娇的身体亮起了红灯,她开始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李维普教练建议她放慢训练速度,但她拒绝了。 她告诉教练:每次训练时,标志性的“谭吼”都能让自己更加放松。
李维璞带着她来到训练基地的操场,只说了一句话:“喊吧,别管别人怎么想。” 从一开始的尴尬,到声嘶力竭、无言以对,谭玉娇喊了半个小时,一次又一次,却将积攒的情绪全部发泄了出来。 喊完之后,李维璞说道:“好好休息,没问题,老师相信你。” 回到房间后,她泪流满面,终于放松了。
谭玉娇承认,直到比赛最后一刻,她的竞技状态才达到最佳。
作为共青团北京市委宣传队成员,谭玉娇奔波各地,讲述中国残疾运动员的故事。图片本人提供
里约残奥会,女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现场。 谭玉娇已经成功夺得金牌,她和李维璞正在候机室准备最后一次冲击世界纪录。 谭玉娇面前有一块电子屏幕。 左侧显示参赛者的国家和姓名。 右侧显示前三次尝试的权重。 最后还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小盒子。 从上到下依次显示勾选、勾选。 第三个电梯是一个红十字。 谭玉娇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屏幕默默说道,我会第四次打破世界纪录。 李维璞站在她身后,拍着她的肩膀,默默给她打气。
那个比赛日恰好是周末。 礼堂里人头攒动,座位座无虚席。 耳边响起吵闹声,谭玉娇平静而坚定地从等候区走到比赛场,坐在举重凳上。 自动屏蔽了一切声音,她从左到右扫视了擂台,告诉自己:“你一定要记住今天,你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十三年了。无论此刻你是否成功,现在坐在这里的人我想记住这个场景,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幕。”
她连忙调整呼吸,进入状态。 喊一声,躺下,再喊一声,握紧杠铃,举起。 我心里有信心,这一招就够了! 放下杠铃后,她迅速站了起来,回头看向裁判。 三道白光同时亮起,一致过去。 里约奥运会结束了!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谭玉娇成功打破女子67公斤级举重世界纪录。 她挥舞着双臂,为自己鼓掌,拥抱了她的教练。 伦敦残奥会上,师徒俩约定,如果能夺得金牌,就在赛场上拥抱庆祝。 这个拥抱迟到了四年。
站在讲台上,谭玉娇泪流满面。 无数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刻,胸前挂着奖牌的她向世界高喊:“我做到了!”
时光飞逝,谭玉娇仿佛又回到了初中的政治课。 老师问每个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
谭玉娇仔细想了想,然后大声说道:“我想成为奥运冠军,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dxbjj.com/html/tiyuwenda/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