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之路漫长而艰辛,需要的不只是坚持,概念上的理解是确保成果的基石之一!
无论训练还是锻炼,无论是教学还是被教学,以系统、多维的角度对运动人体的科学认识是出发点。
升级演习理念
完善你的锻炼目标
建立锻炼矩阵
扩大锻炼收益
实现身体健康和健身目标
体育竞赛,特别是世界级体育赛事纪录,一直被贴上人类生理极限的标签,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另一方面,人们在欣赏精彩的体育瞬间的同时,也不排除存在着一种见证奇迹瞬间的吃瓜心态。
想想吉尼斯的受欢迎程度。
普通人普遍认为世界纪录就是某项运动在世界上的最好成绩。这种认识需要细化:世界纪录的形式多种多样,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协会)和国际综合赛事(奥运会)承认的成绩都是有的。每一项纪录背后都有很多限制(计分规则、有效规则)。
人类极限有两个极端表现:速度与力量。我们可以以读者比较熟悉的短跑和举重为例,看看世界纪录是否代表了生理极限。
短跑是人类速度最快的代表性运动,而百米只是短跑项目之一。普通人并不知道,决定这项比赛最终结果的还有两个非跑步因素:风和起跑。几乎没有人思考过规定的蹲姿起跑和人类跑步的正常起跑之间有何关系。
60米作为非奥运项目,能代表人类速度的极限吗?100米和200米,哪个更能体现人类跑步的最大速度?100米为何成为飞人的代表?以60米为代表,你认为博尔特和苏炳添谁能打破世界纪录?
抛开这些短跑距离、动作之间的细节不谈,短跑世界纪录的不断提高,真的是人类生理极限不断被挑战的表现吗?或许,大多数人都忽略了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生理学、影像数据等。具体来说,就是运动场地表面、运动员装备、运动员科技服务。
说起力量的代表,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举重,毕竟重量这么直接。接下来大家应该会犹豫:举重是分重量级别的。人体力量极限该如何计算呢:是按照最大重量级别表现来计算,还是按照举起体重的倍数来计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除了举重这种世界性的比赛,国外还有大力士、力量举比赛。到底谁才是人类力量的极限?这个问题谁也说不准。
因此科学家一直在说,理论上人类的生理极限是没有上限的,但现实中理想与极限一目了然。漫威英雄、中西方的各种神仙还是有自己的弱点的,更何况是血肉之躯。除了智力,地球上还有不少动物在生理能力各方面碾压人类。这又把我们拉回到问题的原点:人类,一个生理能力完全没有优势的物种,是如何成为地球统治者的?
人们热衷探索生理极限的心理本质,其实是对健康身体的孜孜追求。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于“世界纪录=人类生理极限”这个习惯说法就会有清晰的认识。
世界纪录确实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有纪录被打破之后,会有更多的人取得这个成绩。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累,体现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识过程。
对于个人而言,追求人体生理的极限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有时间和精力,花30分钟进行全面系统的锻炼来增强体质会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教育硕士,北京体育大学学士、硕士学位,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方向)专业,助理研究员。
从事体育技术工作多年,熟悉国内体育行业及各级运动队的训练和管理。
针对我国广大体育人群体育运动热情高涨,同时普遍缺乏对体育科学合理的认识,通过推广科学的体育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体育爱好者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用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讲真话
如果你觉得有道理请点击右下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dxbjj.com/html/tiyuwenda/4840.html